清洗外牆
網路行銷軟體大台北機車快遞
中國時報【林欣誼╱台北報導】

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橫跨小說、戲劇、繪畫、攝影、電影等創作領域,昨天他在台發表生平首部詩集《遊神與玄思》。不同於小說給人難讀印象,高行健的詩作文字簡單,他說:「我的詩都回歸口語,一聽就懂。」

高行健童年開始寫詩,但極少發表,僅台灣報刊邀稿刊登過。首部詩集也由台灣出版社催生,精選廿多年來創作精華,包括五部主要作品及一系列短詩。為了達到他對詩歌要能琅琅上口、甚至唱誦的要求,一句詩可改上數年。

他表示,詩歌貫串他所有創作,許多劇作、電影文本都是詩篇,如書中收錄〈夜間行歌〉是舞蹈詩劇,〈美的葬禮〉將親自改拍為電影詩。短詩則以淺顯語言傳達寓意,〈政治〉一詩充滿諷喻:「弄一個線團/讓貓咪去玩/給一個球/叫孩兒們去搶/……發動戰爭/如同政變/都黑箱操作/容不得公眾討論/是為/政治」

一位來台留學的美國學生提問,定居海外的高行健如何維持中文不退化?高行健表示,離開中國時已四十八歲,沒有退化問題,反而擔心現代漢語受西化影響,如「你慢走」變成「你慢慢地走」,「你邊吃邊喝」變成「你吃著、喝著」等西話句型。他說,「找出符合漢語深層結構的現代漢語,是華文作家努力的方向。」

一九九一年首度訪台的高行健對台灣感情深厚,他感謝台灣在他成名前就出版他的著作,作家馬森、導演李行、出版人林載爵都熱情引介。他自嘲,《靈山》在台出版第一年只賣九十六本,第二年一百多本,當中包括作家張大春在大學教課規定學生買的廿多本;「更難賣」的劇作集則由一家專出佛經的慈善出版社出版。

昨天有聽眾問及龍應台話題,質疑她任文化部長前後態度不一,高行健相挺說:「龍應台是我的老朋友,我認為她沒有變,她還是龍應台,文化部長不容易勝任,請大家不要急著批評她。」他表示,獲諾貝爾獎前,時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的龍應台就邀他當駐市作家,他特別想替這位「老友」說幾句話。

被問及兩岸交流頻繁是否會讓台灣文化特色消失,高行健回答:「台灣人有智慧可以在兩岸關係上,找到一條符合台灣利益、保存台灣文化,且保障台灣民主自由的路。」

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高行健首部詩集-回歸口語能唱誦-213000912.html大台北機車快遞
網路行銷軟體外牆清洗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晉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